2022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綜合能力》練習(3)
1、下列避難走道的防火檢查結果中,符合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的是( )。
(A) 該避難走道防火隔墻耐火極限為 2.50h,樓板的耐火極限為 1.00h
(B) 該避難走道與兩個防火分區想通,此兩個防火分區均有兩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因此避難走道僅設置一個直通地面的出口,
(C) 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頂棚、墻面及地面均為A 級
(D) 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為 8.5m2,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解析: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6.4.14 避難走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避難走道防火隔墻耐火極限不應低于 3.00h,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 1.50h。A 選項不正確;
2 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于 2 個,并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避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 1 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 1 個直通地面的出口。B 選項不正確
4 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 級。C 選項不正確
5 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處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于 6.0m2,開向前室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D 選項正確。
答案:【D】
2、某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為大型的綜合商場,建筑高度為 20 米,總建筑面積 10000m2,按規范設置了相應的消防設施并采用難燃裝修材料,其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為( )m2。
(A)4000 (B)2000 (C)10000 (D)5000
解析: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表 5.3.1 不同耐火等級建筑的允許建筑高度或層數、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
? 名稱 | ? 耐火等級 | 允許建筑高度或層數 | 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 2 積(m ) | ? 備注 |
? 高層民用建筑 | ? 一、二級 | 按本規范第 5.1.1?條確定 | 1500 | 對于體育館、劇場的觀眾廳,防火分區的 |
? 單、多層 | 一、二級 | 按本規范第 5.1.1?條確定 | 2500 | 最大允許建筑面積 可適當增加 |
民用建筑 | 三層 | 5 層 | 1200 | |
四級 | 2 層 | 600 | ||
?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 ? 一級 | ? - | ? 500 | 設備用房的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 2 積不應大于 1000m |
注:1 表中規定的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當建筑內設置自動滅火系統時,可按本表的規定增加 1.0倍;局部設置時,防火分區的增加面積可按該局部面積的 1.0 倍計算。
8.3.4 除本規范另有規定和不適用水保護或滅火的場所外,下列單、多層民用建筑或場所應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并宜采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 特等、甲等劇場,超過 1500 個座位的其他等級的劇場,超過 2000 個座位的會堂或禮堂,超過 3000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 5000 人的體育場的室內人員休息室與器材間等;
2 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 1500m2或總建筑面積大于 3000m2的展覽、商店、餐飲和旅館建筑以及醫院中同樣建筑規模的病房樓、門診樓和手術部;
3 設置送回風道(管)的集中空氣調節系統且總建筑面積大于 3000m2的辦公建筑等;
4 藏書量超過 50 萬冊的圖書館;
5 大、中型幼兒園,老年人照料設施;
6 總建筑面積大于 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7 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或地上四層及以上樓層的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除游泳場所外),設置在首層、二層和三層且任一層建筑面積大于 300m2的地上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除游泳場外)。
總建筑面積 10000m2需要設置自噴,防火分區面積可以增加一倍 2500m2*2=5000m2
對比
5.3.4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的商店營業廳、展覽廳,當設置自動滅火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采用不燃或難燃裝修材料時,其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置在高層建筑內時,不應大于 4000m2;
2 設置在單層建筑或僅設置在多層建筑的首層內時,不應大于 10000m2;
3 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時,不應大于 2000m2。
此題并不是只有首層為商店,所以不適用 5.3.4
答案:【D】
3、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 50974,對系統過濾器應( )進行一次排渣,并應檢查過濾器是否處于完好狀態,當堵塞或損壞時應及時檢修。
(A)每月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年
解析: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 50974-2014,14.0.9 每年應對系統過濾器應進行一次排渣,并應檢查過濾器是否處于完好狀態,當堵塞或損壞時應及時檢修。
答案:【D】
4、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應由施工單位負責。施工人員進場時,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向施工人員進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術方案、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下列不屬于防火技術方案的是( )。
(A) 施工現場重大火災危險源辨識
(B) 施工現場防火技術措施
(C) 臨時消防設施、臨時疏散設施配備
(D) 逃生方法及路線
解析: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GB 50720-2011,6.1.5 施工單位應編制施工現場防火技術方案, 并應根據現場情況變化及時對其修改、完善。防火技術方案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 施工現場重大火災危險源辨識。
2 施工現場防火技術措施。
3 臨時消防設施、臨時疏散設施配備。
4 臨時消防設施和消防警示標識布置圖。
答案:【D】
5、某大廈機房內設置有細水霧滅火系統,消防服務機構在對其進行維護保養中發現,消防泵組出口壓力較低,檢查泵組電源及線路正常,泵組的測試閥處于關閉狀態。導致消防泵組出口壓力的原因有可能為( )。
(A) 泵組的測試閥處于關閉狀態
(B) 高壓泵損壞
(C) 高壓泵接觸器未閉合
(D) 斷水水位保護
解析:
2018 年版《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P197~198。(一)泵組常見故障分析與處理
2. 泵組出口壓力低
(1)故障原因分析。
1)泵組測試閥未關閉。2)泵組進線電源反相。3)高壓泵損壞。4)使用流量超出額定值。
3. 泵組不啟動
(1) 故障原因分析。
1)高壓泵接觸器未閉合。2)泵組停止觸點斷開。3)聯動控制器未執行程序。4)電源未接通。5)斷水水位保護。
可知,選項C、D 為泵組不啟動的故障原因。選項A 泵組的測試閥處于關閉狀態是正常狀態不是故障,因此可能故障為選項B。
答案:【B】
6、對某建筑進行火災風險評估時,其風險分級量化值為 65,其對應的風險等級為( )。
(A)低風險 (B)中風險
(C)高風險 (D)極高風險
解析:
2018 年版《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P372。(二)風險等級劃分
風險分級量化和特征描述見表 4-2-6.
風險分級量化和特征描述
風險等級 | 名稱 | 量化范圍 | 風險等級特征描述 |
? Ⅰ | ? 低風險 | (85,100] | 幾乎不可能發生火災,火災風險性低,火災風險處于可接受的水平,風險控制重在維護和管理 |
? Ⅱ | ? 中風險 | ? (65,85] | 可能發生一般火災,火災風險性中等,火災風險處于可控制的水平,在適當采取措施后可達到接 受水平,風險控制重在局部整改和加強管理 |
? Ⅲ | ? 高風險 | ? (25,65] | 可能發生較大火災,火災風險性較高,火災風險處于較難控制的水平,應采取措施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消防管理水平 |
? ? Ⅳ | ? ? 極高風險 | ? ? (0,25] | 可能發生重大或特大火災,火災風險性極高,火災風險處于很難控制的水平,應當采取全面的措施對建筑的設計、主動防火設施進行完善,加強 對危險源的管控,增強消防管理和救援力量 |
答案:【C】
7、下列選項對于泡沫滅火系統每兩年對系統進行檢查和試驗的內容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對于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和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進行噴泡沫試驗,并對系統所有的組件、設施、管道及管件進行全面檢查。
(B) 對于高倍數泡沫滅火系統,可在防護區內進行噴泡沫試驗,并對系統所有組件、設施、管道及附件進行全面檢查
(C) 除儲罐上泡沫混合液立管和液下噴射防火堤內泡沫管道及高倍數泡沫產生器進口端控制閥后的管道外,其余管道應全部沖洗,清除銹渣
(D) 系統檢查和試驗完畢,應對參與試驗的管道組件等用清水沖洗后放空,復原系統。
解析:
《泡沫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51-2010,
8.2.4 每兩年應對系統進行檢查和試驗,并應按本規范表 D.0.2 記錄;檢查和試驗的內容及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于低倍數泡沫滅火系統中的液上、液下及半液下噴射、泡沫噴淋、固定式泡沫炮和中倍數泡沫滅火系統進行噴泡沫試驗,并對系統所有的組件、設施、管道及管件進行全面檢查。A 選項正確
2 對于高倍數泡沫滅火系統,可在防護區內進行噴泡沫試驗,并對系統所有組件、設施、管道及附件進行全面檢查。B 選項正確
3 系統檢查和試驗完畢,應對泡沫液泵或泡沫混合液泵、泡沫液管道、泡沫混合液管道、泡沫管道、泡沫比例混合器(裝置)、泡沫消火栓、管道過濾器或噴過泡沫的泡沫產生裝置等用清水沖洗后放空,復原系統。D 選項正確
8.2.3 每半年除儲罐上泡沫混合液立管和液下噴射防火堤內泡沫管道及高倍數泡沫產生器進口端控制閥后的管道外,其余管道應全部沖洗,清除銹渣,并應按規范 D.0.2 記錄。C 選項不正確
答案:【C】
8、在進行電氣防火檢查中,以下說法正確的的是( )。
(A) 防護電器的額定電流應大于等于回路的計算負載電流
(B) 防護電器的額定電流不應小于回路的允許持續載流量
(C) 保證防護電器有效動作的電流不應大于回路載流量的 1.5 倍
(D) 漏電保護器的漏電、過載和短路保護特性應根據用戶環境調節
解析:
2018 版《消防安全技術綜合能力》P291。
防護電器的額定電流或整定電流不應小于回路的計算負載電流,A 正確; 防護電器的額定電流或整定電流不應大于回路的允許持續載流量,B 錯誤; 保證防護電器有效動作的電流不應大于回路載流量的 1.45 倍,C 錯誤;
漏電保護器的漏電、過載和短路保護特性均由制造廠調整好,不允許用戶自行調節,D 錯誤。答案:【A】
9、當爆炸性環境電力系統進行接地設計時,1000V 交流/1500V 直流以下的電源系統的接地不符合規定的是( )。
(A) 爆炸性環境中的 TN 系統應采用 TN-S 型;
(B) 危險區中的TT 型電源系統應采用剩余電流動作的保護電器;
(C) 爆炸性環境中的 TN 系統可采用 TN-C 型
(D) 爆炸性環境中的 IT 型電源系統應設置絕緣監測裝置。
解析:《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50058-2014
5.5.1 當爆炸性環境電力系統接地設計時,1000V 交流/1500V 直流以下的電源系統的接地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爆炸性環境中的 TN 系統應采用TN-S 型;A 正確,C 錯誤
2 危險區中的TT 型電源系統應采用剩余電流動作的保護電器;B 正確
3 爆炸性環境中的 IT 型電源系統應設置絕緣監測裝置。D 正確答案:【C】
10、根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 61 號),下列關于滅火、應急疏散預案和演練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
(B)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
(C) 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參照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D) 消防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并事先告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
解析: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 61 號)
第三十九條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制定的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組織機構,包括:滅火行動組、通訊聯絡組、疏散引導組、安全防護救護組;選項A 錯誤
(二)報警和接警處置程序;
(三)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四)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五)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第四十條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并結合實際, 不斷完善預案。其他單位應當結合本單位實際,參照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至少每年組織一次演練。
選項B 正確,選項C 正確
消防演練時,應當設置明顯標識并事先告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選項 D 正確
答案:【A】